自主选拔在线山东站

登录 | 注册

2024年山东高考十大热点事件盘点!每件都影响重大

2024-08-14 15:57|编辑: 山丫老师|阅读: 184

摘要

本文总结了2024年山东高考的十大热点事件,包括数学试卷结构改革、校企合作招生模式调整、3+2项目扩展与三方合作等2024年对高考升学影响重大的十大热点事件,一起关注一下吧!

2024年的山东高考在政策改革方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随着当前高考季录取工作的圆满结束,仅剩的统招录取环节将在九月展开。齐鲁家长圈带大家一起回顾一下2024年山东高考十大热点事件,并分析这些事件对山东高考影响。

TOP1:数学试卷结构改革,高分考生变少

2024年的山东高考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政策变革,其中数学试卷的改革尤为引人注目。

数学试卷的重大改革:2024年初,多个省份进行了普通高校招生适应性测试,湖北省招生考试院率先宣布试卷改革。随后,山东省招生考试院于2月18日宣布采用全新的数学试卷结构,标志着山东高考数学试卷的重大变革。

  • 新试卷结构:改革后的数学试卷包含17个常规题目、1个反套路题目和1个竞赛题。这一结构旨在提高试题的多样性和挑战性。
  • 高分减少:由于最后一个大题难度显著提升,140分以上的高分变得更为罕见,多数尖子生的分数集中在130分左右。
  • 题量调整:题量从22题减少至19题,包括多选题减少1题,填空题减少1题,大题减少1题。
  • 分值变化:多选题的分值从5分提升至6分。大题的分值和数量也发生了变化,分值明显提升。

这次数学试卷的改革不仅改变了考试的形式和内容,而且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备考策略产生了深远影响。未来的高考政策和教学策略可能需要适应这种更加注重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考试模式。

欢迎低年级考生和家长加入【山东高考升学群】,高一高二高三综评强基竞赛群都有!为大家分享山东高考政策解读、高中选科、综评强基、志愿填报、各类试题等重要信息!

扫码添加老师,备注年级及进群类型如:山东高一强基

TOP2:校企合作招生模式的调整

2024年,山东高考取消了校企合作招生类别,这一决策虽然突然,但背后反映了对过去校企合作中存在问题的深刻反思。2023年,山东省出台了校企合作管理办法,但仅仅一年后,这一招生类别便被彻底取消。

校企合作模式的转变:取消后,多数高校停止了与企业的合作。然而,仍有部分高校保留了校企合作模式,并将其纳入普通类招生,按照正常学费标准执行。例如,潍坊学院的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原本是与潍柴企业的合作项目,现调整为“2.5年学校学习+1年潍柴技师培训+0.5年相关企业实习”的模式。

对校企合作乱象的整治:校企合作招生类别的取消,意在整治校企合作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如乱收费、教学质量差、实习与专业不对口等,这些问题长期受到高校和家长的批评。如今,只有真正有实力和信誉的企业才能继续参与校企合作。

招生计划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学校在取消校企合作类别后,并未将空出的招生计划完全用于普通类专业的扩招,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一种缩招现象。

TOP3、3+2项目的扩展与三方合作

2024年3月23日,山东省教育厅向各高校发出关于重整3+2项目的通知,并要求在4月20日前提交相关计划。

随后,于6月19日,教育厅公布了3+2招生计划,涉及67所院校、286个专业点,衔接30所本科院校,招生规模达到11325人,较2023年扩招了3倍。

招生规模的显著增加:这一改革不仅大幅增加了招生计划,还引入了合作企业,形成了职业院校、本科高校和合作单位的三方共同培养模式。

产教融合的深化:这一举措旨在深入贯彻产教融合和科教融汇的发展策略,参照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的培养要求,共同开展贯通培养试点。

为非物化滑档考生提供新机遇:最低录取分数为471分,这一改革为非物化滑档考生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为他们打开了通往高等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的另一扇门。

3+2项目的这一重大改革,不仅扩大了职业教育的规模,还加强了教育与产业的联系,为学生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这一模式可能会成为未来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合作的重要方向。

TOP4、新增公费文物全科人才的培养计划

2024年,山东省启动了一项培养文物全科人才的新计划。该计划由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委编办等六部门联合推出,预计在五年内免学费定向培养不超过300名文物全科人才,每年培养人数不超过60人。

培养模式:山东大学被选为承担此培养计划的院校。该计划的学生在选科方面不受限制,与公费生的政策基本一致。然而,与公费生在提前批次招生不同,文物全科人才计划在普通类常规批次中进行招生,共享96个平行志愿。

录取情况:在2024年的高考录取中,公费文物全科人才计划的录取分数线表现不一。最高分达到了637分,录取方向为青岛,而最低分为606分,录取方向为菏泽。从整体录取分数来看,这一专业在山东大学的各专业中属于中等偏下水平。

这一新计划的推出,不仅为文物领域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途径,也反映了山东省对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重视。未来,这一计划可能会对文物领域的教育和研究产生积极的影响。

TOP5、国家公费师范生新增4+2培养模式

2024年6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本研衔接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宣布国家公费师范生的学制将从原来的4年本科扩展为4年本科加2年教育硕士研究生。这一改革旨在实现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一体化设计、分段考核和有机衔接。

培养模式调整:根据新规定,国家公费师范生的培养计划将全部转变为本研衔接模式。本科招生计划中已明确指出,专业6年毕业后将定向就业于特定市州。在研究生一年级课程结束后,学生将根据本科阶段的综合考核结果进行排序,在定向就业市州范围内进行选择。值得注意的是,定向就业范围不包括济南、青岛的主城区。

录取分数线情况:2024年国家公费师范生的录取分数线并没有显著提高。大部分院校的分数相对稳定,部分院校的分数甚至有所下降。例如,华中师范大学的录取分数相比2023年有所降低,最低分仅为604分。

这一改革不仅延长了国家公费师范生的培养周期,还强化了本科与研究生教育之间的联系,旨在培养更高素质的教育人才。未来,这一模式可能会对师范教育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

TOP6、本科缺额与非物化选科的录取挑战

2021年底,教育部公布了选科指引方案,2024年实行了物化捆绑的选科改革。这一改革对山东普通类常规批的本科录取产生了显著影响。

在第一次投档时,物化选科出现了约7000人的缺额。这一缺额导致第二轮投档后,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降至424分,比一段线444分低了20分。

在第一次投档时,444分卡线的学校专业有226条,450分以内的有574条,460分以内的则高达1128条。这接近物化选科总计划条数的10%。2024年,许多物化考生因此成功“捡漏”,实现了较低分数的高质量录取。

物化选科的优势在580分之后开始显现,550分之后显著增强,通过投档情况表分析,可以看出从490分起,平均位次差值已达到约5万位次,相当于20分左右的降分。突破470分后,降分幅度甚至达到30分,部分位次达到40分。

相比之下,非物化选科的录取情况较为严峻。从580分起,位次开始上升。在550分到580分之间,录取已出现波动。550分之后,分数持续增加,峰值差值达到3万位次。520分之后,录取专业的位次增加几乎都达到2.5万左右,平均位次增加了约11分。

从480分起,非物化选科的录取人数开始减少,最终逐渐消失。

这一改革导致的物化与非物化选科的录取差异,显示了选科策略对高考录取结果的重要影响。未来,考生在选择科目时可能会更加重视这些变化,以优化自己的录取机会。

TOP7、师范类和土木类专业的录取趋势

师范专业遇冷,土木专业持续走低,两个专业在2024年的山东高考中表现出明显的下降。以下是两个专业类别遇冷的几个原因及其具体表现:

师范类专业遇冷的原因:

出生率下降:随着出生率的降低,未来对教师的需求减少。

财政压力:地方财政紧张导致部分地区教师工资发放困难。

教师职业稳定性下降:教师职业的铁饭碗属性减弱,一些地区开始取消教师编制。

录取情况:在2024年的高考录取中,本科阶段物化师范类专业的平均位次下降高达6.7万,相当于约31分的降分。超过100所公办院校的师范类专业录取分数跌破460分。而非物化的师范类专业仅获得平均9000名的位次增加。在专科阶段,学前教育和小教教育专业成为降分最多的专业,与2023年相比,这些专业的分数出现了显著下降。

木类专业持续走低的原因:

房地产产业影响:房地产产业的衰退导致土木工程相关专业需求减少。

负面新闻影响:互联网上关于土木专业的负面消息,特别是2024年5月24日济南市大明湖排水PPP项目1230坍塌事故的调查结果,对考生的专业选择产生了负面影响。

录取情况:本科类土木类专业的553个专业平均位次降低4.5万,专科工程造价专业更是以5.6万的平均位次降低,成为垫底专业。根据目前的发展趋势,土木类专业在未来几年内可能难以恢复昔日的吸引力。

这些变化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行业需求和公众舆论对高考专业选择和录取趋势的深远影响。未来,高校和专业可能需要适应这些变化,以吸引更多学生。

TOP8、分配工作专业的录取分数持续上升

在山东,家长和考生在高考志愿填报时特别注重未来的就业前景。山东作为经济强省同时也是人口大省和高考大省,普通家庭的孩子更加关注未来的就业问题。在2024年的录取中,三大公费专业和军警士六大类型的录取分数持续上升。

三大公费专业:目前,这些专业的平均分数已经完全超过了211高校的水平。

军警士专业:作为专科的一大特色,这些专业的分数也连年攀升。不过,2024年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出现了罕见的“捡漏”情况,有三个专业的录取分数未超过500分。除此之外,其他院校的相关专业分数仍在持续上升。

除了本科阶段就业导向专业的竞争激烈,专科阶段的一些院校,如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公费医学专科、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等的录取分数也在急剧上升。例如,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的投档线最高分为495分,最低分为471分,平均位次增加了4.1万,相当于整体分数增加了18分。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的投档线最高分为506分,最低分为299分,但需要面试的专业实际最低分为434分,平均位次增加了2.3万,相当于增加了10分。这表明,许多考生宁愿放弃3+2项目,也要选择一个有就业保障的专业。

这些趋势反映了山东考生和家长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对就业保障的高度重视,以及对未来职业发展的长远考量。未来,这种趋势可能会继续影响山东乃至全国的高考志愿填报模式和高校专业的设置。

TOP9、多元升学途径的竞争加剧

多元升学途径包括本科的强基计划和综合评价,以及专科的单招和综评(专科)。这些途径的竞争在2024年变得更加激烈。

强基计划的调整:强基计划增加了破格入围的条件,部分学校设定了数学成绩高于145分或140分以上的考生可以破格入围复试。然而,随着破格入围的增加,入围比例却在减少。例如,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湖南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的入围比例均有所调整。

综合评价的变化:2024年,综合评价的最大变化是部分院校对奖项要求和文化成绩的提升。例如,哈尔滨工业大学要求80%的成绩在4次以上,青岛科技大学部分奖项要求从省三提升到国三。预计未来山东综合评价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没有成绩限制的高校也可能逐渐设定70%或75%之类的分数限制。

单招和专科综评的挑战:近两年,单招和专科综评的发展面临困境,招生计划一直在缩减,尤其是公办院校。2024年与2023年相比,综评缩招了13908人,其中公办院校缩招了12920人,占总缩减比例的92.9%。

这些变化显示了多元升学途径在山东高考中的竞争日益加剧,同时也反映了高校招生政策和对学生要求的不断变化。家长和考生需要关注这些变化,以便更好地规划高考和升学策略。

TOP10、关于山东高考文科滑档谣言的处理

2024年山东高考普通批投档线公布后,一条关于“山东19万文科考生滑档”的谣言在社交平台上广泛传播。这一谣言误导了公众,引发了对教育公平的担忧,加重了考生及家庭的的心理负担,并造成了社会恐慌。

济南市公安局网安支队迅速响应,与历下分局联合展开调查,并迅速抓获了谣言散布者任某某。调查发现,任某某是一家主要从事高考志愿导航和复读推介业务的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员工。为了吸引眼球和招揽生意,任某某在7月19日通过抖音平台发布了标题为“19万文科生公办全滑档!文科分数线飙升20万位次!”的短视频。

这一谣言迅速引起了广大考生和家长的广泛关注,引发了对招生政策合理性的大量质疑,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并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对于任某某的行为,警方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法律措施,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众利益。

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由齐鲁家长圈(微信公众号:sdgkjzq)整理排版,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2024年山东高考山东高考试卷改革数学试卷结构改革

山东中学联盟2021级高三12月全省大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2023-12-29

山东中学联盟2021级高三12月全省大联考数学试题及答案2024-01-02

山东中学联盟2021级高三12月全省大联考英语试题及答案2023-12-27

山东中学联盟2021级高三12月全省大联考物理试题及答案2023-12-27

山东中学联盟2021级高三12月全省大联考化学试题及答案2024-01-04

没有更多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