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2024年招生简章已发布,接下来就要到测试阶段了,祝同学们都如愿以偿。自主选拔在线浙江新高考团队整理了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介绍。带大家一起了解下竺可桢学院!
文末高中生多元升学路径大盘点,可免费下载~
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介绍!
学院简介
竺可桢学院成立于2000年5月,是浙江大学对优秀本科学生实施特别培养和英才教育的荣誉学院,肩负着浙江大学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重要基地、教育教学改革试验田的功能定位。竺可桢学院充分发挥学校学科综合优势,学生培养类别涵盖所有7个学部、12个学科门类,通过荣誉教育平台系统和全过程培养联动机制构筑了全面协同育人体系,开设混合班、人文社科实验班、医学试验班(临床医学八年制)、新农科实验班(本博贯通)、求是科学班、图灵班、“强基计划”班和复合型人才特色培养辅修班。竺可桢学院的院训是:志存高远,追求卓越。
学院前身为创办于1984年的原浙江大学(工科)混合班,历任院长由校长担任。2024年,竺可桢学院即将迎来四十周年华诞,四十载弦歌不辍,薪火相传,砥砺奋进。从1984年原浙江大学设立混合班探索一条具有浙大特色的人才培养之路,到2000年浙江大学以竺可桢老校长之名成立竺可桢学院对优秀本科生实施“特别培养”,将更多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的学生引向国家战略和学术前沿。从混合班到竺可桢学院成立之初的工、文、理三大平台,再到如今的混合拔尖和基础拔尖两大培养体系,学院的改革发展始终与国家需要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勇担新时代拔尖人才自主培养的非凡使命。
培养特色
竺可桢学院依托“为杰出人才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的宗旨,采用多元化培养模式和个性化培养方案,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此外,竺可桢学院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优势,包括强大的师资力量、先进的教学设施和丰富的国际交流机会,这为培育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思维、领导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竺院学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竺院的培养特色可以总结为三制三化,即学分制、导师制、书院制、国际化、个性化、小班化——
学分制
学分制是用学分计算学生学习量、并作为衡量学业完成情况的一种较为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本科课程分为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三大类。通识课程着重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专业基础课程着重于建立宽厚的学科知识,奠定学生今后学业发展的基础;专业课程着重在于培养学生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以及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学校还设置国际化模块和跨专业模块课程。
导师制
导师制是竺可桢学院培养机制的一个重要环节。竺可桢学院率先在本科生层面实行100%全员导师制,鼓励具有招收博士研究生资格且有在研科研项目、能为学生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学生科研训练方案的浙大教职员工加入竺院专业导师队伍,学生根据专业导师库和本人学业、特长、爱好等实际情况,通过学生与专业导师双向选择,确定专业导师,与导师共同制定科研训练计划。2022年起,竺可桢学院与校组织部、人才办在竺院专业导师制基础上联合打造“教授学术小组”计划,按照“顶尖、相对年轻和具有广阔国际视野”的要求,从求是讲席教授和长聘教授为代表的顶尖人才和优秀年轻人才中确定导师,与竺院学子导学结对,目前已启动两期,致力让优秀的人才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
书院制
竺可桢学院也持续推进书院制建设,探索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工作导向的协同育人机制,打造以集中住宿为基础的学习型生活社区,构建以全面发展为内核的通识教育体系并建立以交叉复合为特色的学术研讨综合体。先后开放包括研讨室、导师室、自习室、沙龙室在内的33个公共空间,为增进师生交流、助力学生成长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学院秉持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理念,以学生促进管理委员会为主体,积极发挥学生建设园区的热情与活力。
国际化
学院更为同学们提供形式多样的海外交流项目,包括世界名校科研实习、亚洲大学生峰会等,积极开拓国外、境外交流与实践基地或设立海外研修基地。同时,学院还积极探索在地国际化,开设全英文课程、海外名师讲座、学生英语沙龙等活动,为同学们创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化平台。
个性化
每位学生依托竺可桢学院导师制工作的实施,在学分制的框架下,制定结合专业的个性化课程修读计划,并在导师指导下制定符合其发展规划的个性化科研训练计划。同时,在个性化课程体系中大量引入前沿性、交叉性的课程,给予学生触及学科学术前沿领域并探索自己未来学术兴趣方向的机会平台。此外,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学习能力、学业安排,参加校内外、境内外学习交流活动,以及修读主修专业以外的微辅修、辅修课程等,使自己成为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
小班化
竺院荣誉课程原则上实施“小班化”教学,基础课程采用大班授课与小班研讨相结合的模式为主;教改课程严格控制教学班容量,学生以项目为中心进行组合式学习、答辩等。课程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与教授有深入接触,使得每个学生能在课堂中能充分表现。
自1984年学院前身的混合班创立以来,竺可桢学院已经走过了四十年的辉煌历程。四十载春华秋实,竺风化雨,拔尖筑峰。四十年里,学院一直秉承“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的院训,始终肩负着浙江大学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重要基地、教育教学改革实验田的功能定位。13000多名优秀院友从这里出发,始终以天下为己任,以真理为归依,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其中涌现出一大批学术创新领军人才、国家重大领域杰出英才和创新创业领导者,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交织成跨越时空、遍布全球的璀璨群像。
风起扬帆正当时,“竺”梦启航向未来。竺可桢学院将以40周年院庆为契机,以璀璨的历史成就为底色,以光荣的时代使命为召唤,聚焦基础学科和国家重点急需领域,全面提高拔尖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和质量,以更高的站位“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在走向世界一流荣誉学院的道路上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