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下午,湖南师大附中高新实验中学举行拔尖人才贯通培养座谈会暨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揭牌仪式。湖南师大附中高新实验中学党委书记陈文锋、校长姜小明、副校长陆稳、沈杰、张硕文,湖南师大附中集团办副主任、化学金牌教练李海汾,数学竞赛总教练苏林,麓谷小学党总支书记罗湘君,虹桥小学党总支书记周琳、校长陈泽荣,东方红小学党总支书记周大战,湖南师范大学附属高新实验小学校长李孝海及各校教务主任,湖南师大附中高新实验中学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艺体学科教练等齐聚一堂,共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蓝图,开启校际协同育人新篇章。会议由陆稳主持。
推荐阅读>>>全国重点中学2025年创新人才计划招生简章汇总
凝聚共识,共谋发展
陈文锋向湖南师大附中授予湖南师大附中高新实验中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校”这一殊荣表达诚挚感谢,并对四所小学领导的关心和支持致以谢意。他表示,学校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以“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的姿态,全力探索拔尖人才培养新模式,为学子搭建多元成长平台。
李海汾立足国家战略视角,阐明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紧迫性与必要性。他强调,新时代需要更多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领军人才,需以长远眼光和科学机制持续推进培养工作。时代和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拔尖创新人才,而我们在这一领域的探索仍需不断深化。
精英领航,共育英才
为进一步深化小初贯通培养的模式,湖南师大附中高新实验中学组建了一支优秀的教练团队:语文王佳老师,数学杨伟老师,化学胡文军老师,物理朱小兵老师,信息瞿超老师,生物石小亚老师。李海汾、苏林为湖南师大附中高新实验中学教练团队颁发了聘书。
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们、家长们,欢迎加入“低年级高中升学规划交流群”!在这里,可以获取各科知识点精讲资料 ;第一时间更新最新升学资讯;专业老师在线答疑解惑 ;助你高效学习,科学规划升学之路!
立即扫码加入,开启升学之旅吧!🎉
↓↓↓↓↓↓↓↓
如加群失败,可加妮妮老师微信(微信号:13311095027),统一邀请进群
名师引领,助力成长
理论如基石,经验似梁柱。苏林结合自身经验,从发现学生、培训学生、向上托举学生三个维度,分享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方法。他提出了拔尖人才培育的“全链条”路径:从精准识别潜能学生,到引导自主学习、优化学习方法,再到动态测试反馈与专题突破提升,层层递进托举学生成长,为湖南师大附中高新实验中学教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小初贯通,夯实基础
方案是行动的蓝图,陆稳详细解读了《拔尖创新人才小初贯通培养合作方案》。从目标定位、资源共享到课程衔接、师资联动,构建了一套科学务实的培养框架,为湖南师大附中高新实验中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清晰的实施路径,同时也为校际协同育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携手同行,共育英才
罗湘君强调需引导家长理性看待拔尖培养,同时完善选拔机制与实施路径;不同学段的教师之间要多交流学习,并鼓励小学教师走进初中学习。
周大战站在家长视角的角度提出了建议:学校要加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宣传力度,通过多样化的宣传渠道,让更多家庭充分了解培养计划的内容与意义,从而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认知与支持。
周琳聚焦如何对优质生源进行发掘,以及对优生后续的可持续发展。她认为优质生源对于教育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并表示将全力配合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
陈泽荣表示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需要慎重,在考量一名学生是否适合参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时,要进行多维度、深层次的评估,绝不能单纯为了追求人才数量而盲目推进。
东方红小学的曹海艳主任提出,应构建小初衔接体系。小学与初中教育虽各有特点,但应当紧密衔接,为学生成长铺设连贯路径还要建立校际资源库,以更高效地筛选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全力支持,共创未来
姜小明表示,此次会议不仅为湖南师大附中高新实验中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更凝聚了多方智慧与力量。学校将全力支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依托湖南师大附中优质教育资源,积极携手四所小学,以开放合作的态度,搭建起“小初贯通”培养体系,打破学段壁垒,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共同推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
开启新篇,扬帆起航
活动最后,领导们共同为基地揭牌。鎏金沙缓缓倾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金色牌匾在掌声中熠熠生辉,标志着湖南师大附中高新实验中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迈入新阶段。
今日之揭牌,是荣誉,更是责任。未来,湖南师大附中高新实验中学将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为支点,深耕素质教育沃土。锚定“理念共通、教学共研、人才共培、资源共享、成果共荣”目标,推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