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5年“1+3”培养实验招生简章公告发布,面向海淀区所有初中学校,计划招生80人。自主选拔在线同步学校1+3项目招生简章,供参考。
💯免费福利:
①《初高中强基综评名校升学培养规划指南》免费领取:
https://www.zizzs.com/form?xyppid=561756246785399361
②清北等高校10大少年班项目报考指南
首都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5年“1+3”培养实验公告
01学校简介
首都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创办于1964年,现有增光路和彰化路两个校区,是海淀区一所在校生近2000人的完全中学。2014年3月,在北京市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背景下,由百年名校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承办,开启了我校发展新征程。学校确立了以“立仁·弘美”为核心价值的“弘美教育”文化理念,旨在培养“依于仁、志于学、游于艺”的俊美学子,打造“立仁书院,弘美花园”。随着“弘美教育”理念与实践的深化发展,近年来,“区域热点学校”、“海淀区高中新品牌学校”、“教育黑马”、“京城教改领军中学”等民众标签纷至沓来,已成为我校的新名片。
2023年首都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被评为“北京市中小学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北京市中小学艺术教育示范学校”。2016年我校成为第一批市级“1+3”培养实验校,2018年我校成为海淀区“1+3”培养实验校。2024年,学校集中全部优势资源,打通学段壁垒和校际边界对学生培养的制约,为学生着力打造并量身定制了科技创新课程群、人文创新课程群和初高中贯通课程。经过多年积累,“1+3”培养实验已形成我校创新、贯通培养新模式。
02培养工作原则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推进教育强国首善之区建设,根据《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教基〔2023〕4号)、《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25年“1+3”培养实验工作的通知》(京教基二〔2025〕8号)等文件要求,作为2025年海淀区“1+3”培养区级实验学校,我校的培养工作原则是:
-
立德树人,分类筑基:以德育为根本,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共性基础上,科技创新方向侧重夯实科学探究精神与逻辑思维,人文创新方向强化人文积淀与批判性思维。
-
贯通融合,特色延伸:科技创新方向突出跨学科实践、工程思维与前沿科技衔接,人文创新方向强化文史哲融通、社会观察与文化传承,实现学段衔接与特色持续发展。
-
因材施教,精准赋能:针对学生兴趣与潜能差异,为科技创新方向学生提供个性化科创项目、实验室资源及导师指导;为人文创新方向学生配备专题研究、社会实践及人文导师支持,满足不同方向深度学习需求。
-
创新引领,双轨实践: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科技创新方向侧重实验探究、技术研发等硬核实践;人文创新方向侧重课题调研、文化创意等软性实践,形成 “科学实证 + 人文思辨” 的双轨创新模式。
-
协同共育,保障特色:整合校内师资、校外科研机构(服务科技创新)与文化单位(服务人文创新)资源,联动家校形成育人合力,为两类方向学生提供专属资源与平台,保障特色培养质量。
03培养目标
-
总体培养目标
以学校“立仁弘美、厚基强能、多元发展”的整体育人目标为纲领,依托学校在学科竞赛、人文素养培育、实践创新平台等方面的优势特色,通过“1年基础素养夯实+3年个性化发展”的分段培养模式,回应学生在学术探究、创新实践、特色发展等方面的差异化需求,培养兼具扎实基础、突出特长和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型人才。
-
具体培养目标
1、基础素养奠基(第 1 年):
强化通识教育与学科基础,筑牢人文、科学、社会等共同基础;通过兴趣诊断与潜能评估,精准识别学生学术、创新、艺体、国际理解等发展倾向,为后续个性化培养铺垫。
2、个性化方向培养(第2-4 年):
学术型发展方向
依托重点学科师资与竞赛资源,聚焦基础学科及人文社科,培养深度探究能力与学术思维,输送高校学术型专业储备人才。
创新型发展方向
利用创客空间、科研实验室,结合 STEAM 教育特色,培养跨学科整合、问题解决与原创性思维,侧重实验探究、技术研发等硬核实践。
特色发展方向
为艺体见长的学生融合艺术社团、体育训练队资源,强化专业技能与文化素养协同发展,兼顾升学与专业需求;为国际视野需求学生依托国际交流项目,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与全球意识,衔接海外升学路径。
04发展理念
学校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秉持“立仁 · 弘美”“全人发展、特色生长”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兼具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既有创新意识又有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少年。在课程改革中,坚持“夯实基础、拓展视野、激发潜能”的思路,通过跨学科融合、实践创新平台搭建,推动学生从“知识习得”向“素养生成”转变,为“1+3”培养实验奠定了理念基础。
05课程体系
我校“1+3”培养实验项目课程体系在开足、开齐国家课程基础上,围绕一个目标——培养“依于仁、志于学、游于艺”的俊美学子,从三个维度——社会参与、文化基础和自主发展出发,分设了三类课程群——立仁课程、志学课程和游艺课程,涵盖六大课程领域:数理、人文、艺术、技术、体育和综合实践,通过四个阶段——兴趣引领,夯实基础;深耕细作,团队协作;自主创新,进阶融合;成果转化,以赛促学,实现两个育人特色,即人文创新培养和科技创新培养。

“科技创新”特色课程群:
面向科技创新方向学生,助力创新能力逐级进阶。涵盖机械搭建、开源电子电路、Python 编程、人工智能、三维设计、物联网等课程,提升人工智能信息素养。以学生为本设计课程,采用 PBL 项目式学习完成趣味项目,培养问题解决、专注力、执行力与创造力。
“人文创新”特色课程群:
面向人文创新方向学生,推动创新能力逐级进阶。通过跨学科学习打通文、史、哲、艺术培养,构建综合立体的人文素养体系。实施导师制个性化培养,结合学生优势规划路径,培养复合型人才。采用项目式学习联结生活,激发兴趣,引导主动求知与深入思考,培养创新思维与科学表达能力。
学校还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打造了系列相关活动课程,助力学生科创能力、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如博识课程、戏剧课程、创新训练营等。
06报名工作
报名条件
(1) 面向海淀区学生,具有本市普通高中升学资格和同一学校连续两年初中学籍的初二学生。
培养计划
报名时间
报名方式
|
|
|
1、学生基本信息; |
|
|
注意:每名有资格的学生只能报一所区级实验学校,已通过市级实验学校面试的学生,不可再报名区级实验学校。
07面试工作
面试通知
面试时间
面试流程及内容
(1)体能测试:请穿着便于运动的服装和运动鞋。
(2)小组面试:临时组队,现场发布任务,限时准备。重点考察团队协作、语言表达、科技素养、人文素养、创新意识。
(3)个人面试:现场问答。重点考察自我认知、学习动力、交流合作等。
面试要求
面试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彰化路8号院首都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彰化路校区)。
(提示:学校周边车位紧张,建议绿色出行。)
面试结果公布
08录取工作
09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及咨询时间
学校网站
学校微信公众号
首都师大二附中
学校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彰化路8号院
校长寄语
在首都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这片孕育成长的沃土上,学校始终用个性化滋养点燃你们的探索火花,用专属平台托举你们的逐梦征程。愿你们以热爱为灯、以潜能为翼,在科创的实验室里迸发灵感,在人文的天地间涵养情怀,让每一份热忱都结出成长的硕果,让每一段青春都绽放独特的光芒!
期待与你们在这里相遇,共赴一场向光而行的成长之约!
——首都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书记、校长 王春凯
温馨提示:
🚀北京市2025年1+3项目正式启动,为了大家更好的备考面试,我们特为大家汇总整理<北京1+3面试备考攻略>,进群即可免费下载领取!扫码加入“初中升学交流群”,开启你的升学成功之旅吧!
扫一扫,立即加入
↓↓↓↓↓↓↓↓
如加群失败,可加妮妮老师微信(微信号:13311095027),备注高考年份-姓名-选科等,统一邀请进群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