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一学校第二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报名已圆满结束。该项目由十一学校联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顶尖高校精心打造,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学子。那么,究竟怎样的学生能够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选拔的标准究竟是什么?考试内容又涵盖哪些方面呢?
相关阅读:北京各学校2025拔尖创新培养项目盘点
推荐阅读:2025年创新人才计划招生简章汇总
💯免费福利:
①《初高中强基综评名校升学培养规划指南》免费领取:
https://www.zizzs.com/form?xyppid=561756246785399361
②清北等高校10大少年班项目报考指南
北京十一学校考察内容
去年的考察分为小学五六年级和初一年级两套试卷,考点分布在十一本部、晋元、龙樾等多个校区。
初一试卷特点:
语文阅读理解篇幅不短,内容多元,涉及天干地支、甲午海战、传统节日、地理、数学、物理等,完全没有考生物和化学
科学与探究部分:
考查机械运动相关知识,如“原地不动24小时实现环球旅行”“高铁上跳一下是否原地不动”等生活场景题
考查古诗《襄邑道中》中的参照物判断
地理题包括“为什么有春夏秋冬”“小满节气白天长还是夜间长”等
小学五六年级试卷特点:
不是只考奥数,物理、化学均有涉及
数学题共19道,第一题就考天干地支:
“2024龙年,所有龙年在哪个天干?”
“甲午海战是哪一年?”
其他题目涵盖图形题、鸡兔同笼、排列组合等,结合中秋等生活情境出题
十一学校如何筛选有才能的学生?
去年的考题,是一份完美的能力风向标。它清晰地告诉我们,系统在寻找什么样的孩子:
在数学方面以长题干的奥数题目为主。这不仅测试了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还评估了他们在压力环境下迅速阅读以及精确提炼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将来面对浩如烟海的学术文献时,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学术研究的核心素养之一。
科学题目更是别出心裁,将物理与诗歌巧妙融合。参照物、机械运动等物理概念与古诗词的意境交织在一起,颠覆了传统意义上“文科”与“理科”的界限。它鼓励学生将在课堂上学到的抽象科学理论,灵活应用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去。
而在综合知识方面,题目则涵盖了天干地支与甲午海战等内容,强调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意在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
这一系列精心设计的题目,其目的不言而喻——旨在甄选出那些基础知识牢固、思维灵活敏捷、具备跨学科理解能力以及巨大学习潜力的优秀学生,而不仅仅局限于那些在奥数领域表现突出的“牛娃”。
温馨提示:
🚀欢迎加入“2026初中升学交流群”,群内不定期的推送相关的升学资讯以及专题讲座,另外还有一对一的线上答疑,扫一扫,立即加入,开启你的升学成功之旅吧!
↓↓↓↓↓↓↓↓
如加群失败,可加妮妮老师微信(微信号:13311095027),备注高考年份-姓名-选科等,统一邀请进群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