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落实教育大会精神 推进科学教育工作会暨人大附中数智时代科学与工程教育创新实践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成功举办。会议期间,有两项重要发布:一是《加强青少年科学教育联合倡议》的发布,该倡议旨在构建“海淀区科学教育共同体”,将“海淀是所大学校”的理念具体化。二是启动了首届海淀区中小学智能未来邀请赛,此次比赛面向全区中小学生,体现了海淀区不断扩充AI人才储备的坚定决心。
在近日召开的海淀教育大会上,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成为了热议的焦点。
大会期间,隆重发布了《海淀区“智启科创・培英育才”行动计划(2025-2028)》,这一计划为我们描绘了未来三年海淀区人工智能教育生态的宏伟蓝图。
其中明确提出,到2027年,海淀区将率先在全国范围内打造一个领先的“人工智能+科学教育”融合创新示范区,开创“人工智能+教育”的全新模式,并构建起一套创新性的人才培养体系,培育出一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熟练掌握人工智能技术、勇于开拓创新的杰出青少年。
为了更深入地贯彻海淀教育大会的精神,本次大会还首次推出了海淀区中小学智能未来邀请赛方案,鼓励学生勇敢面对真实世界的挑战,充分展示他们的创新能力,真正实现通过比赛促进学习、通过竞赛激发创新的目标。
此次大赛设置了智能艺术生成、向善智创应用和智能算法挑战三个类别,涵盖了美丽校园、公益向善、智慧通行三大主题,紧扣“AI+美育”“AI+创新实践”“AI+场景应用”三大方向,致力于培养未来的科学家、艺术家和工程师。
值得注意的是,来自北京市海淀区、广州市黄浦区以及白银市会宁县的广大中小学生均有机会参与其中。事实上,在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方面,海淀区早已积极布局。
今年暑期,海淀区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便动作频频,亮点纷呈。第二届国际人工智能奥林匹克学术活动(IOAI)在此成功举办,吸引了来自全球61个国家和地区的77支代表队、300余名AI领域的少年英才参赛。由8位中学生组成的中国国家队在本届赛事中表现出色,斩获了4枚银牌和3枚铜牌佳绩。
北京少年人工智能学院(海淀)首届少年AI体验营也正式开班,152名来自北京各区23所中学的初高中生在这里进行实战演练。
不久前,海淀区的多所名校陆续启动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重点聚焦于人工智能以及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方向。
2024年作为海淀区“人工智能+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的关键之年,海淀区在AI人才培养体系、工具创新、课程建设以及教师AI素养提升四大方面进行了精准发力,致力于为全国树立具有示范意义的 “海淀样本”。
可以预见,未来海淀区在教育领域将继续加大对人工智能的投入,持续扩充AI人才的储备池。我们将拭目以待,看海淀区如何在这一领域谱写新的辉煌篇章。
进群邀请
欢迎加入【2026高三学习交流群】在这里,和志同道合的同学并肩作战,一起分享学习心得、交流解题技巧,更有定期更新的学习资料,涵盖高考试题、模拟试卷以及相关的作文素材等,助你全面掌握知识,熟悉考试题型,提升解题能力。
微信扫一扫,加入群聊......
如果加群失败,可在企业微信联系人中添加妮妮老师(微信号:13311095027)好友,备注:省市-高考年份-选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