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强基计划的录取方式是怎样的?未被录取影响高考吗?回答:强基计划的录取是在所有批次之前,如果被强基计划录取,将不再参加后续志愿批次录取;如果未被强基计划录取,则正常参加后续高考其他批次录取。 📌录取顺序:强基计划提前批(包含综合评价和高校专项等特殊招生)高考普通批 📌录取的计算公式:强基计划的录取规则以综合成绩为依据,具体计算公式为:综合成绩 = 高考成绩(占比85%)+校考成绩(占比15%)。 Ⅰ类考生和Ⅱ类考生录取: Ⅰ类考生按照综合成绩择优录取。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后,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根据省份、专业招生计划,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录取。 Ⅱ类考生需要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并结合综合成绩,达到学校标准即可录取。高校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破格录取的办法、标准,并提前向社会公布。 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后,达到录取标准的,经高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报生源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核准后予以破格录取。破格录取考生的高考成绩原则上不得低于各省(区、市)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应单独划定相应分数线)。此类考生不占分省分专业招生名额。 学校标准一般是本省Ⅰ类考生最低综合成绩,部分学校要求达到本省本专业Ⅰ类考生最低综合成绩。 💯温馨提示: 新一轮强基备考已经开启。那么,低年级该如何进行强基备考?各个学校的入围以及录取情况是怎样的?我们能提前做什么?别着急!大家找准各自的队伍,扫码入群,群内专门分享强基最新政策解读、各校动态和备考经验,同时群内也有老师为大家进行线上答疑,还在等什么,快快加入我们吧~ ⁉️如果你还有其他疑问,或想了解最新招生政策、有升学规划需求、领取最新试题,可添加妮妮老师(微信号:13311095027)好友,并备注高考年份+省份+姓名,老师会统一邀请大家进群~
- 强基计划校测时间是什么时候?低年级如何高效备考?回答:强基计划校测时间一般在6月底7月初。 【推荐阅读:985重点高校2023-2025年强基计划校测试题汇总】 为了大家更好的进行参考,自主选拔在线团队为大家整理了2025年985院校强基校测时间,供大家进行参考: 强基校测初试成绩至关重要,不仅决定着考生复试入围资格,且在大部分学校中,初试成绩还是综合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录取结果。 免费福利💯 ①《2025强基入围分数线汇编》免费领取: https://www.zizzs.com/form?xyppid=573937745236330020 ②《2024-2025强基校测真题汇编》免费领取: https://www.zizzs.com/form?xyppid=574939358100981284 需要注意的是,大多高校强基校测内容难于高考,涉及大量大学先修知识和竞赛知识。特别是今年新增了中国人民大学、东南大学两所高校,进一步提升了考试难度。盲目备考很可能会错失被高校录取的机会。 新高一高二高三考生建议尽早刷真题,真题不仅能够帮助考生熟悉题型特点,感受试题难度,还能更好的了解解题思路,从而更好地应对考试。
- 强基计划如何录取?各高校录取成绩如何计算?回答:各个985高校的录取成绩计算规则不尽相同,但是整体都与高考成绩和笔面试成绩有关,其中高考成绩占大头: ①各高校综合成绩满分基本上为百分制、千分制、或750满分,录取成绩由85%的高考成绩和15%的校测成绩组成。 ②大部分高校的校测成绩由笔试成绩、面试成绩按比例折算而来,15所只考面试的强基高校的面试成绩即为校测成绩,而复交南高校的校测成绩主要由初试+复试成绩组成。 ③除高考成绩必须达到特招线以上的要求外,部分高校对高考成绩、校测成绩等还有特殊要求: 其中北航,北理,同济,中国海洋,川大,西工大,吉大共7所高校明确要求考生的高考成绩达到特招线上一定分数,或满足高考满分成绩的一定比例才可被录取。 北航,央民,山大,中南,川大,重大,大连理工,吉大共8所学校要求校测成绩达到一定分值才可被录取。 体测也是很重要的一环,成绩合格是大部分高校的录取前置条件。 ④破格生的录取前置条件为:综合成绩达到被录取的一类考生的最低分数线即可被录取。 其中,清华、北大今年新增了破格生综合成绩绝对值规则:以破格生综合成绩减去一类考生最低录取线的分数绝对值进行全国排名,择优录取。 ⑤12所高考出分前校测模式高校中,第一类考生的初试成绩,不仅是入围复试的依据、更是录取综合成绩分数的计算的重要组成(除复旦数物专业、西安交大、北航、厦大),考生家长需看好这12所高校笔面试的折算比例,针对性进行备考。 录取规则的复杂性,考验考生对规则的解析能力和信息整合分析能力。考生纵向吃透目标院校规则,横向扫描同类院校政策差异,垂直挖掘个人优势,寻找个人与录取规则的匹配点,才能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报考优势。 免费福利领取💯 ①《新高一高二高三强基规划指南》免费领取: https://www.zizzs.com/form?xyppid=559280574032779336 ②《2024-2025强基校测真题汇编》免费领取: https://www.zizzs.com/form?xyppid=574939358100981284
- 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可以转专业吗?答:本科阶段原则上不得转专业,硕博阶段转段自由度相对高一些,不仅可以转到相关专业或其他交叉学科专业,还可以选择国家关键领域紧缺专业,像高端芯片、国家安全、智能科技、新材料、生物技术、先进制造等领域相关专业。不同高校的强基计划转段率有所差异,大部分强基院校的转段率在60%-90%左右。 以南京大学为例:对符合培养要求的强基计划学生,南京大学实行本研衔接培养。进入研究生阶段后,学生主要在强基计划所在基础学科专业进行培养,部分学生也可根据培养方案在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进行学科交叉培养。 免费福利领取💯 ①《新高一高二高三强基规划指南》免费领取: https://www.zizzs.com/form?xyppid=559280574032779336 ②《2024-2025强基校测真题汇编》免费领取: https://www.zizzs.com/form?xyppid=574939358100981284
- 数学竞赛省二报强基有优势吗?答:有! 首先,在报名环节,省级奖项本身就是申请材料中的一大亮点,能够为你的申请增添分量。 进入入围环节,虽然单科小破格政策可能更倾向于省一奖项,但省二等奖依然证明了你在数学学科上的突出能力和潜力,这无疑会增加你通过正常选拔或获得关注的机会。 在校测笔试阶段,数学竞赛的经历,尤其是省级奖项的获得,能够让你在应对可能偏难或独特的试题时更加游刃有余。竞赛训练培养的逻辑思维、解题技巧和抗压能力,都将在笔试中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优势。对于数学竞赛生来说,笔试往往更能直接展现他们的学科特长。 更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高考成绩并非顶尖,但数学竞赛经验丰富的学生,省二等奖可能成为你逆风翻盘的关键。复试是综合考察,你的竞赛背景将是你展示学科优势和个人潜力的有力武器。 此外,你完全可以将数学竞赛的经历和成果写入综合素质评价材料中。部分高校会将此作为面试参考,甚至计入面试成绩。在面试环节,主动、自信地介绍你的数学竞赛之路,分享你的思考过程和收获,不仅能展现你的学科热情和深度,更能体现你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给面试官留下深刻印象,甚至可能因此获得加分。 整体来看,数学竞赛省二虽然不是万能钥匙,但能在报名、入围、校测笔试、面试等多个环节为你提供助力,尤其是在校测环节,更能让你发挥特长,增加进入理想高校的机会。关键在于如何充分运用这份优势,并在各个环节中展现自己的真实实力和潜力。 免费福利领取💯 ①《新高一高二高三强基规划指南》免费领取: https://www.zizzs.com/form?xyppid=559280574032779336 ②《2024-2025强基校测真题汇编》免费领取: https://www.zizzs.com/form?xyppid=574939358100981284
- 强基计划报考一定要选服从调剂吗?强基计划专业调剂主要在符合考生选科条件的专业组内进行调剂,一般不会调剂到不符合条件的专业组中。 回答:是否服从调剂也需结合个人兴趣与职业规划如果考生对特定专业有强烈偏好,且无法接受调剂到其他基础学科,则需要慎重评估是否报考强基计划,或转而选择普通批次的更匹配专业。因此,在决策时,既要把握政策红线,也要权衡自身发展需求,确保升学路径与长远目标相一致。 强基计划规定每位考生只可以报考1所院校。 除院校限报外,专业也有一定限报规则。2025年强基计划报考中,共有23所院校只能填报一个专业,且绝大部分不能调剂(除复旦大学、天津大学);16所院校限报一个专业组,或可报1至多个专业。22所院校规定不可以调剂专业;17所院校可选是否服从调剂。 在强基计划报考中,如专业组内有不想就读专业,可选择不服从调剂,如想增加录取率且不排斥专业,可选择服从调剂。 在专业选择方面,须更多以学生自身兴趣为导向,同时关高校注培养方案、本省招生计划情况、选考要求及校测考试科目。
- 被高校录取后可以不去报到吗?会有什么影响?回答:不同省份对应的政策是不一样的,比如: 山东招生政策规定:已被高校录取的考生,不得退录、改录或换录。同理,招生高校也不得以考生自愿放弃志愿为由退档。即考生网报志愿后不得申请退档,省级招办和高校也无权同意退档。 小贴士:正确处理录而不读的情况 如果确定不去报到,建议提前联系高校招生办,说明情况并申请自愿放弃入学资格,避免影响后续录取或征信记录。 部分高校要求提交书面放弃声明,未及时办理可能影响学籍注销,导致第二年无法正常高考报名。 如果是复读生,需关注本省政策,部分省份会限制复读生的志愿填报数量或批次。 大学开学不去报到有什么影响? 1.限制报考专项计划的资格 按照教育部规定,从2023年起,往年被专项计划录取后放弃入学资格或退学的考生,不再具有专项计划报考资格。 2.可能会被记入诚信档案 部分省份或地区对于被录取不去上学这种情况,所采取的措施是将其记入个人诚信档案,同分排在应届生后(比如山西),甚至直接停止录取,或减少明年的志愿填报数量。 3.第二年可同应届生一样参加高考,但部分学校、专业有限制 大多数被录取不去读大学的原因,是考生觉得自己没有发挥出水平,决定去复读。这种情况是不受影响的,来年可以和应届毕业生一样参加高考。这里要注意的一点是,复读生在高校录取中与应届生有所区别,甚至有些专业受限制。 通常情况下,只有军队类院校、保送生、医学类本硕博连读等对是否为应届毕业生有要求。对于想报考的考生来说,一定要提前通过高校招生章程了解情况。 最后,提醒各位考生,对于录取了不去报到务必要多方思考、慎重选择。建议考生在决定前充分了解本省政策,并尽量与高校沟通,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 复读生报考强基计划奖项和入围条件有限制吗?当然可以。 强基计划对考生在高中阶段所获得的竞赛奖项和参与的活动经历均予以认可,复读生若持有相关奖项,亦可在申请时提交。 然而,今年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强基计划特别规定,破格录取仅面向应届生,即便复读生持有金银奖牌,也无法报考这两所学校的强基计划。至于其他院校,目前暂无此类限制。 但请注意,各高校的强基计划招生要求每年都可能略有调整,因此,准确信息还需参照当年各院校发布的招生简章。如果仍有疑问,建议直接联系相关院校的招生办公室咨询。 此外,复读生在报考强基计划时,其学考成绩依然有效,只需使用高中阶段所在省份统一规定的学考成绩即可。 (推荐阅读:2026年强基计划报考指南与政策解读合集) 免费福利领取💯 ①《新高一高二高三强基规划指南》免费领取: https://www.zizzs.com/form?xyppid=559280574032779336 ②《2024-2025强基校测真题汇编》免费领取: https://www.zizzs.com/form?xyppid=574939358100981284
- 复读生能报考强基计划吗?答:能!复读生可以放心报考强基计划,降分冲击985高校!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 ①强基计划报名系统与高考报名相关联,符合当年高考报名考生身份的都可以进入报名系统进行报名。 ②强基计划招生对象为: 第一类:综合素质优秀、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 第二类: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该类考生高中阶段须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任一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全国决赛二等奖及以上奖项。 招生对象中并未对考生身份是否为应届生做出约束 ③查看近年来各院校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其中并未有明确要求报考学生必须为应届生。 戳查看近三年强基招生简章内容 年份 招生简章内容 2025年 查看 2024年 查看 2023年 查看 所以综上所述,复读生能报考强基计划,大家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去报! 免费福利领取💯 ①《新高一高二高三强基规划指南》免费领取: https://www.zizzs.com/form?xyppid=559280574032779336 ②《2024-2025强基校测真题汇编》免费领取: https://www.zizzs.com/form?xyppid=574939358100981284
- 无竞赛背景报考强基计划,应该从哪些方面提升?重视高考成绩 作为第一类考生,高考成绩优异是必然要求。且高考成绩在综合成绩计算中占比85%,非竞赛生在校测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更应该注重高考成绩的提升,减少校测带来的过大分差。 校测备考要有侧重 强基校测是拉开差距的关键,因此无竞赛经历的考生应该提前校测备考,越早越好,可以利用寒暑假及课余时间多做一些历年试题,可以了解强基校测考情及试题难度,也可以听一些课程,寻找课外老师帮助等。 关注校测只考面试的强基院校 面试更考察考生的思辨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综合素养等,对于校测不占优势的非竞赛生,校测只考面试的强基院校备考起来更有侧重,是更优选择。 *2025年共有15所强基院校只考面试,分别为: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南大学、重庆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山大学。
共 422 条
- 1
- 2
- 3
- 4
- 43
页
我要提问
2025强基计划备考指南
2025综合评价认可竞赛奖项
2025综合评价招生要点
2025综合评价报考指南
2025强基招生政策
2025强基计划转段名单
强基备考
综评备考
选科指导
优质试题
热门资料
竞赛经验
热门讲座
升学规划
查分数线
扫码关注,回复关键词“2026”,领取升学福利

自主选拔在线
zizzsw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