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频发,且暴力行为逐渐呈现出低龄化、女性化趋势,一次次刺痛公众敏感的神经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校园本应是孩子学习和成长的象牙塔,但全球却有约1.5亿青少年生活在校园霸凌之中。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7年和2019年发布的报告显示,在全球各国,普遍存在校园霸凌现象,每年约2.46亿学生遭霸凌,平均每3个学生中就有一个。
究竟什么是校园霸凌?面对校园霸凌,我们能做什么?
国内的专家学者对青少年校园霸凌的认定,主要依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其中将校园霸凌行为定义为“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行为”。
但是,在青少年的世界中,欺凌和玩笑、伤害和打闹并没有那么泾渭分明,很多孩子对校园霸凌的恶劣性质依然没有特别明确的概念。
10月3日,针对网上疯传的”山阴五中校园欺凌视频”,山阴县教育局发布通报:对负有监管责任的相关学校负责人、老师等免职并接受调查。
针对校园霸凌,绝不姑息!
今年5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的《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表述为“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者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事件,损害了学生身心健康”的行为,为认定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提供了重要参考和立案引证。
2021年10月“福州一中学老师制止小学霸凌打学生”冲上热搜,经学校调查,老师在发现该学生在进行“校园霸凌”,于是轻碰学生,达到了制止效果,并未做过激行为,并且学生检查无异常。
学校在不断增强学校的德育和法制教育工作,提升教师管理班级的能力,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采用合理的方式管理班级,制定反霸凌班规学。并且会对有不当行为的学生予以针对性教育,建立学生在学校集体中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减少霸凌行为的发生。
被校园霸凌伤害的学生,经常在多次折磨和威胁下,才被同学或者学校发现并制止。如果能在第一次就向家长表明,是不是会减少了很多学生受伤害?
当面对校园霸凌时,家长如何做好孩子的保护伞?
10月25日(周二)晚19:30北京重点学校家校融合教育指导师李斐老师将与大家分享:「面对校园霸凌,家长和孩子该怎么办?」,从具体案例探究分析,如何应对校园霸凌。
讲座大纲——直播
·正确认识校园霸凌
·父母需要怎么做
·学生如何自我保护
讲师介绍——李斐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北京重点学校家校融合教育指导师
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心理健康专委会常委
中国心理学会认证 少儿心理咨询师
明德医院心理科特约心理咨询师
北京交通广播电台栏目嘉宾
预约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