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李沐遥,高中就读于育英学校,高考分数708分。录取至北京大学元培学院。
一、特招升学经验
1►个人经历情况
我从高一开始接触化学竞赛,在竞赛中取得了省二的成绩。我认为最好的学习方法一定是要结合自身实际的。要明确自己各个阶段要做什么。高三的时候我综合排名学校前十,被选进了清华夏令营和冬令营,并取得了A+的好成绩。
2►高校强基校测考试情况
高考分数没出来前,我参加了国科大的综合评价面试,因为在竞赛中学过大学化学内容,所以在面试中取得了综合素质742.5的成绩。国科大综合评价面试大多数问题为开放性问题,没有固定套路,从基础知识衍生而来,考察的是日常的积累,综合考察学生的知识面、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等。
考官由3位面试专家组成,数学物理领域、化学生物领域、计算机信息领域专家各一位,由于我学的是化学竞赛,化学生物领域的老师对我提问比较多,主要考察学习学科的核心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这5个方面。
高考出分后由于成绩比较好,就没有参加清华的强基考试。在报考强基计划、综合评价过程中,自主选拔在线平台让我非常受益,政策发布非常及时、对政策的分析解读也很专业到位,不夸大忽悠,非常值得信赖。
3►特招备考经验分享
我学习竞赛的动机是兴趣,目的是为未来参与科研打下基础。我从小对自然科学有巨大的兴趣,喜欢看《可怕的科学》等书。高中后参加化学竞赛,更多的是希望能在竞赛中学习到更多知识,给自己化学素养的提升创造一个机会,升学放在一个次要的位置上。
所以一直以来我很喜欢看更多的专业书籍,并且对于一些跟化学有帮助的学科的书籍我都会去涉猎,不断的接触前沿。同时,平时我还会了解、思考社会问题,了解时事政治,我认为,通过这些了解和思考提升了我的思想水平,也学会了独立思考。
只有不断学习并且辩证看待世界并思考问题的人才堪当大任。学习的目的是提升修养并去认识和改造这个世界。学习的动机不应该是老师让我学学校让我学,而是——真正热爱神圣伟大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并且为此付出行动与牺牲。
二、高中学习感悟&感谢
高三这一年,我的生活基本是在学习中度过的。低头鏖战学海,偶尔抬头幻想星空。相信努力是每个高三党的必备武器,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轻言弃”是我们的代名词。但仅有努力是不够的,没有方向的努力,容易陷入“无头苍蝇”的困境。所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更加从容。
1►提高学习效率是王道
我们需要合理规划,稳定向前。课上最重要的是在听讲的过程,自己进行理解和发散。平时的练习题希望大家一定要严肃对待,这是老师辛苦搜集整合而来的习题,既具有极高的代表性,又能提高做题的整体能力。
接着是错题的整理,错题益求精而非求多。记错题是很好的习惯,但错题应该选择有更大代表性的,尤其是应该用一道题代表一类题目,减少工作量又易于复习。
2►要精益求精
拿到高分并不少见,但拿到满分是很困难的,这就要求我们要把自己的实力完完全全地转化成自己的分数。所有的粗心和失误都是因为自己对这一类题不熟练。要达成熟练,往往要铺垫在大量习题之上,所以训练量显得尤为重要,而良好的训练方法则更有助于自己水平的发挥。
一是习题考试化,平时做一套试卷尽量拿出固定的一段时间,适应考试节奏。二是规范过程,过程扣分积少成多,考试时将选择题和填空题都在草稿纸上同大题一样认真写下过程,这样既能防止过程出错还易于检查。
3►调整好考试心态
在冲刺阶段,一次次的考试会让我们变得更冷静,但在具体的考试中情绪仍然会生出波澜,尤其是突然遇到较多不会做的题目。不是每一套试卷都会给你考满分的机会,与其固执拘泥硬磕难题,不如该退时退一步,因为做到难题,越做越慌,反而会影响之后的发挥。考好不自矜,考差不自恼,顾大局者方成大事,毕竟总分为王。
我参加了清华大学的冬令营,冬令营的测试难度难于高考,部分试题达到预赛甚至复赛难度,而且题量非常大,不经过专门训练,很难取得好成绩。经同学介绍,我看到华清园教育关于清北冬令营课程的介绍并报名了冬令营课程。华清园冬令营的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通过华清园冬令营课程的学习,让我在寒假清华冬令营中取得了A+的好成绩。这让我也树立起了自信心,在高考中克服紧张情绪,取得了高分,感谢华清园教育。
声明:本文由自主选拔在线(微信公众号:zizzsw)原创整理制作,转载请事先联系授权并标明完整准确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