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获得社会高度认可,建成高层次科教创新基地和高水平师资队伍,取得突出科教成果,接下来跟着自主选拔在线团队一起来看看具体内容吧~
西安交通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怎么样?
回答:该专业还是十分不错的,西安交通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在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等排行榜排名全国第一。
本专业除了在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等排行榜排名全国第一,还引领全国160余所高校新能源专业建设,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被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等几十所高校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及相关专业借鉴并应用,受邀指导兄弟高校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制定,应邀在全国能源动力类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上作专题报告。
经过多年建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在《2017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等多个排行榜中位列全国第一。在2020年中国科教评价院、中国科教评价网金苹果排行榜发布的“2020-2021年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中获评唯一“5星级+”,排名全国第一。连续在校友会2022、2023中国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研究型)全国第一,荣膺七星级专业(7★,A++)实力最强,迈进世界知名高水平专业、中国顶尖专业行列。2021、2022、2023年连续三年入选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能源动力类A+专业”,排名全国第一。
西安交通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之所以能够在众多的专业中脱颖而出主要归功于以下几点:
第一:在无国内外先例可循的情况下,创建“理论与实践并重、科技创新和人文素养并举”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及专业培养方案,融合生化材物等学科基础理论与前沿科技,重构学科深度交叉的专业课程体系,注重新能源前沿知识更新,形成知识结构完整、理论体系严谨的课程讲义和经典教材,为新能源与能源利用新技术高素质科技人才培养培土。
第二:突破学科壁垒,切实推行“教与学”机制改革,全方位塑造科教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从生化材物等学科吸收青年人才,建立学科融合、结构合理、传承有序,学科背景互融、教学科研互促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建设科教融合的实践平台与基地,打造新能源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科教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创立太阳能等5个本科教学实验室,以教学实践激发学生科教融合内生学习动力;依托国家级科研基地,以项目为载体,开展自主性、个性化科技创新活动,激发学生创新潜质;建设校内外工程实践基地,驱动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去解决实际技术应用问题。
第三:立足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交叉性、前沿性与战略性的学科与产业属性,全面提升学科交叉融合、工程技术集成创新和国际化复合人才培养理念,引领新能源前沿与战略人才国际竞争优势。
以背景融合的师资队伍和学科交叉的知识体系贯彻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理念;以本硕博贯通培养,综合基础理论学习、工程科学实践和创新能力养成,建立新能源工程技术集成创新的前沿性与战略性复合人才培养模式;从教学团队、专业课程、学生培养等三方面提升国际人才培养理念;依托引智基地和国际合作基地,组建国际化教研团队,创办国际课堂,建设4门英语课程和3门双语课程,组建国际化课程组;以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支持学生联合培养、短期访学和学术交流,吸引国际学生互访交流,开拓国际视野。
所以说西安交通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实至名归,多年的学科以及创新积淀导致了该专业的突飞猛进,未来相信这个专业会发展的越来越好,有志于报考该专业的学生,可以放心大胆的冲啦~
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由自主选拔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zizzsw)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