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选拔在线

登录 | 注册

2025年同济大学土木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双学士学位项目介绍

2025-08-05 11:22|编辑: 郭老师|阅读: 26

摘要

同济土木-数学双学位项目聚焦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学科交叉创新人才培养,融合同济大学土木与数学学科优势,引领和推动土木工程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变革,形成灵活宽广的就业范围,开启充分发挥个人潜力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宽广前景。

土木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双学士学位项目(简称土数班)旨在培养具有完备土木工程专长和深厚数学理论基础、综合素质高、知识面宽广、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科交叉创新型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充分挖掘和激发学生潜能,面向未来国家建设需要,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宽广、实践能力突出、科学与人文素养深厚。本专业毕业生能胜任土木工程及相关领域的大模型开发、工程设计、施工、运维、管理及研发等工作,具备跨界发展能力,从事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投资与开发、金融与保险、社会服务与管理、教育等工作,推动和引领土木工程及相关行业的变革和发展。

推荐阅读:重点高校2025年二次选拔通知汇总

一、项目背景

随着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技术迅速渗透,土木工程正面临的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国家和社会对土木工程领域具有深厚数理基础的创新型拔尖人才将有更大的需求,亟需培养具备“通专基础、学术素养、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综合特质的新时代社会栋梁和专业精英。为促进个性化人才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2009年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提出了“土木+”个性化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率先试行加强基础理论教育的数理强化班,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广泛好评。2022年,数理强化班升级为土木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双学士学位项目。双学位项目除讲授土木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外,还讲授数学分析、概率论等数学专业核心课程,以及数学建模、应用随机过程等土木-数学融合课程,构建了本研全覆盖、长短期结合、机制灵活的多层次、全方位国际交流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

二、项目特色

1)融合优势学科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科创建于1914年,在已经公布的教育部历次学科排名中,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科整体水平在国内连续排名第一或A+。自2021年以来在US New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同济土木连续五年位列全球第1名。依托同济土木百年历史积淀,汲取国外著名大学办学经验,以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成果为基础,以学术精湛、育人有方的名师和教学团队为保障,形成了强化“前瞻未来、应对挑战”能力素质的人才培养理念和“共性基础+个性发展”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以“应对未来挑战、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为牵引的递进式人才培养路径。多年来育人成效显著。土木工程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近70%继续深造,其中15%左右赴海内外著名大学或研究机构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直接参加就业的毕业生多就职于世界500强企业、大型国有企业、知名民营企业、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等相关领域内重要企业和党政机关,用人单位供需比例长期维持在1:21以上。

同济大学数学学科始建于1945年,新中国成立后几经调整,于1980年恢复应用数学系,并开始招收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2006年定名为数学系,2016年成立数学科学学院,2019年成立“智能计算与应用”同济大学数学中心。目前拥有数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数学博士后流动站,2007年获批教育部基础数学重点(培育)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2015年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19年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同济土木-数学双学位项目聚焦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学科交叉创新人才培养,融合同济大学土木与数学学科优势,引领和推动土木工程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变革,形成灵活宽广的就业范围,开启充分发挥个人潜力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宽广前景。

2)全面国际化培养

同济土木-数学双学位项目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剑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京大学、根特大学等20余所国际顶尖高校建立了联合人才培养合作关系,与40余所海外高校签订学生交流协议,开展常态化研究生学术论坛、暑期学校等活动,赴国际企业践习、境外工程考察,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交叉融合培养

本专业培养面向未来国家建设需要,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宽广、实践能力突出、科学与人文素养深厚,掌握土木工程和数学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应用数学理论和方法处理复杂工程问题,兼备工程创新素养和数理科学思维,能胜任土木工程及相关领域的工程设计、施工、运维、管理及研发等工作,具备融合创新意识、跨界发展能力和解决土木工程领域高精尖技术中存在的卡脖子问题的潜力,可以从事投资与开发、金融与保险、社会服务与管理等工作,具备 “通专基础、学术素养、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综合特质的社会栋梁和专业精英

三、招生咨询

联系人:陈老师

微信/手机号:15921283732

邮箱:xuchen_seismic@tongji.edu.cn

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同济大学,由自主选拔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zizzsw)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拔尖创新培养二次选拔同济二次选拔

2025年同济大学土木工程-法学双学士学位项目介绍2025-08-05

2025年同济大学地质工程-应用物理学专业双学士学位项目介绍2025-08-05

中国农业大学2025级本科新生入校选拔通知2025-08-05

同济大学2025年首届经管+计算机双A类本科项目二次选拔启动2025-08-05

同济大学2025年金融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双学位项目选拔通知2025-08-05

没有更多了

  • 2023高校招生章程

  • 上交大2023本科招生章程

  • 北京外国语大学招生章程

  • 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章程

  • 华科大本科招生章程

  • 浙江高校招生章程

  • 2023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 全国2023本科招生章程

  • 强基备考

    强基备考

  • 综评备考

    综评备考

  • 选科指导

    选科指导

  • 优质试题

    优质试题

  • 热门资料

    热门资料

  • 竞赛经验

    竞赛经验

  • 热门讲座

    热门讲座

  • 升学规划

    升学规划

  • 查分数线

    查分数线

扫码关注,回复关键词“2026”,领取升学福利

自主选拔在线

zizzsw 复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