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选拔在线

登录 | 注册

南京大学文学院2025级新生二次选拔开启

2025-08-11 11:04|编辑: 郭老师|阅读: 7

摘要

南京大学文学院2025级新生二次选拔开启,关于报名时间及选拔流程的具体安排,自主选拔在线团队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南京大学文学院2025级新生二次选拔的相关事宜,一起来看!

南京大学文学院2025级新生二次选拔开启,那么,报名是什么时候选拔流程是怎样的?接下来自主选拔在线团队为大家带来南京大学文学院2025级新生二次选拔相关内容,一起来看!

推荐阅读:重点高校2025年二次选拔通知汇总

“拔尖班”简介

  南京大学文学院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2020),该基地通过新生二次选拔遴选具有引领、示范和组织能力的学生组成学习生态试验班(拔尖班),并根据“基地班阶段性考核与动态进出机制”的相关政策实行动态进出,以组织基地学习事务改善学习生态为宗旨。

“拔尖班”培养优势

  “中国语言文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以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为依托,该学科具有百余年历史,名师辈出,形成了优秀的学术传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科地位不断提升,2016年被列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单位。依托本学科,设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全国高校古委会直属“古典文献研究所”、国家语委共建“中国语言战略研究中心”、江苏省“中国文学与东亚文明”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研究基地。

  为确保“中国语言文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的“选、培、评”等关键环节稳步推进,不断探索选才鉴才机制,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育人成效评价,基地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管理委员会(包括院长、书记、副书记、本科教学副院长、教学秘书),以及10位知名教授组成的导师委员会(由人文资深教授担任首席专家),并密切结合已有的师友会、梅庵书院,实践导师制、书院制、学分制紧密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拔尖班”培养机制

  “中国语言文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坚持以品德为先、以创造力为重的原则,培养扎根中国、面向世界的学术创新、文学创作、文化创意拔尖人才。

  本基地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为国育才,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健全人格和优秀的专业素养。本基地强化使命驱动,注重大师和名家的引领,落实以问题探究为导向的学习方式,采取学术化、专业化、模块化培养路径,利用学校和院系的高水准平台,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强调国际视野和综合实践能力的拓展,建立科学的、动态的选才育才机制,充分激发拔尖学生在文脉传承、文艺创作、文化创意方面的能动性与创造力。

  “拔尖班”实行动态管理模式,适时对“拔尖班”学生进行考核,实现班级成员动态调整,以保障“拔尖班”培养中国语言文学优秀人才的定位与目标。

“拔尖班”课程体系

新生二次选拔方案

  目标人群

  南京大学2025级普通全日制本科新生

  其中,限制报名的情况如下:

  通过强基计划、外语类保送生、高水平运动队等招生类型被我校录取的学生;

  通过江苏省综合评价(学科兴趣类)录取至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数字经济专业、建筑类(建筑与规划实验班)、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与健康实验班)的学生;

  录取至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大气科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学生。

  选拔流程

  【初试】笔试

  初试形式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2小时,总分100分,主要考察学生的中国语言文学基础知识、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择优遴选不超过20人进入复试。

  【复试】面试

  由3~5名专家组成的面试小组主持,每位同学面试时长10分钟。其中,自我陈述2分钟(不需要PPT;不能念稿)、针对性提问8分钟。主要考察学生的知识储备与综合素质。总分100分。

  【选拔标准】综合初试、复试成绩进行排序,录取不超过15人

  附:“拔尖班”集体寄语

  拔尖基地是一个充满“生命力”、很有“活人感”的大集体,在这里,我们拥抱思想交锋的火花、珍视独立思考的价值,更鼓励勇敢试错、向热爱的领域纵深扎根的锐气,努力做真正有价值、有深度的学术,成为有热情、有温度的学者。

  从2021年成立以来,经过一届届师生的共同努力,拔尖基地逐渐摸索出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培养方案。在这套方案下,我们发挥所长,深耕所爱,拾级而上,一点点清扫出指向未来的学术小径。

  大一大二这两年,我们刚进入大学不久,仍然在集中、大量地阅读文学、语言学作品,摸索着学习如何用学术的眼光去理解它们——在读书会上,不同专业、不同角度的思维激烈碰撞,我们用真诚的讨论加深彼此对问题的多维理解。尽管青涩生疏、羽翼未丰,我们却为能有幸亲手定制、操持一份完整的学习项目感到雀跃。这份“初体验”不仅是我们践行大学精神的第一步,更是我们夯实学术根基的起点。升入三、四年级,我们在老师们的指导下深度参与课题小组、选修特色课程,进行文化调研、田野调查与社会实践,进一步锤炼学术筋骨,产出学术成果,做“有担当的学问”。通过组织学术沙龙和学术讲座,组建学术社团,运营集体公众号,我们成为活跃学术生态与校园文化的摆渡者。个人综合素养的跃升与文院学术生态的演进,于此同频共振。

  在拔尖基地,“卷生卷死”不是我们的归宿。推进学习项目,不是比拼学术成果的多少,而是鼓励独立思考、和而不同。在这里,我们遇见志同道合的学友,交流课堂内外的“沧海遗珠”,用真诚与兴趣搭建一方内心愉悦、灵魂共鸣的空间。这是一个“文科无用论”大行其道、“AI取代文科生论”甚嚣尘上的时代。然则山雨欲来之际,还有二三素心人,在接纳、在体察、在探索。

  寻你所爱,为之守望。这里是为心怀热爱之人打造的平台,欢迎学弟学妹们加入我们,大胆探索,在合作中不断进步,成长为示范者、引

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南京大学,由自主选拔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zizzsw)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南京大学二次选拔拔尖创新培养二次选拔南大文学院二次选拔

中国农业大学2025级本科新生入校选拔通知2025-08-05

同济大学2025年首届经管+计算机双A类本科项目二次选拔启动2025-08-05

同济大学2025年金融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双学位项目选拔通知2025-08-05

同济大学力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2025年招生通知2025-08-05

2025年同济大学国豪书院未来技术班二次选拔报名开启2025-08-05

没有更多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