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信息学院拔尖计划2025级本科生遴选开始啦,此次遴选面向2025级计算机类本科生,招生计划为30人,符合条件的同学们抓紧时间进行报名啦!
推荐阅读:重点高校2025年二次选拔报名通知汇总
一、 专业简介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厦门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始自1982年开办的计算机软件专业,经过近4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本专业在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学术交流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福建省重点专业,先后获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和“双一流”建设经费的重点支持;计算机系拥有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已入选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和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19年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于2021年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计算机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被评为B+,世界ESI排名已进入前1%行列,2024年USNews计算机学科全球排名第112名,世界软科一流学科排名位列全球76-100名。
(二)人工智能专业
厦门大学智能学科源远流长,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便开启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探索。1988年经学校批准成立“厦门大学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应用研究所”,2004年更名为“厦门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2006年获批建设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成为国内较早布局人工智能教育和研究的高校之一。2019年,厦门大学成为首批获批建设人工智能本科专业的35所高校之一。2020年10月,以信息学院人工智能学科相关师资为基础、整合全校不同学科资源,学校成立厦门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形成以国家级人才为引领、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主体的高水平师资队伍。2024年,厦门大学作为十所共建单位之一,向国家AI学院输送了首批博士研究生。
厦门大学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显著的国际排名,根据《Nature》杂志发布的“Nature Index Supplements 2024 AI”全球100强榜单,厦门大学位居全球第71位,国内第12位,充分展示了学校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快速发展和巨大潜力。于此同时,学校拥有雄厚的基础学科和工程应用优势。计算机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数学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为本强基计划提供了坚实的学科基础。
厦门大学人工智能学科拥有一支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知名学者等国际顶尖人工智能专家指导、高水平中青年学术骨干为核心、教育背景多元化的优秀师资队伍。学科现有专任教师中(含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等多名高层次人才)96%以上教师拥有博士学位,40岁以下青年教师占比超过三分之一。近年来,厦门大学面向全球引进优秀人工智能人才,不断优化师资结构,形成了高水平、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教师团队,为人工智能强基计划的实施提供坚实的师资保障。
二、 培养特色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本专业本科拔尖计划培养特色以扎实的数理基础(数学分析、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等)与计算机核心理论(数据结构、算法、操作系统、数理逻辑等)为根基,通过贯穿全程的科研素养训练和学科实践,系统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系统设计、研究开发与创新能力。深度融合学科前沿技术,并定期举办学科前沿讲座拓展学术视野,同时强化计算思维与跨学科素养(工程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注重工程实践与社会责任感培养。依托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资源,结合国家战略需求与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旨在培养具备深厚理论基础、突出科研潜力、前沿技术洞察力、工程实践能力及国际竞争力的计算机领域领军人才,逐步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队伍。
(二)人工智能专业
厦门大学本科基础学科拔尖人才人工智能专业聚焦人工智能核心科技前沿,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数学根基为支撑,深度融合数学建模、机器学习、认知科学等交叉领域,突出概率统计、优化理论等数学根基,强化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前沿技术攻关能力。通过国家和省部科研平台、校企联合实验室等载体,重点锤炼学生从复杂场景中抽象数学模型、设计原创性智能算法的核心竞争力,塑造具备深厚家国情怀、多学科贯通思维,“卡脖子”技术攻关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
三、招生对象和计划
招生对象:2025级计算机类本科生。
招生计划:30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专业各15人)
报名条件:高考数学成绩居于2025级计算机类同一类试卷学生中的前15%。
四、报名和选拔
(一)工作原则
1. 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程序明确、操作规范。
2. 坚守立德树人根本,坚持全面考察、综合评价、择优选拔。
(二)组织与领导
1.学院成立选拔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该项工作的组织实施,接受学生咨询、申诉及处理等。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工智能专业联合成立项目选拔专家小组,专门负责申报学生的材料审核和考核工作。
(三)考核办法
1.考核方式:面试。
时间:2025年9月6日,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2.录取规则:根据考核成绩(高考数学成绩,占比40%;面试,占比60%)从高分到低分确定拟录取名单。录取专业根据考核成绩排序,排序靠前的学生根据志愿优先选择专业。
高考数学成绩计算:高考数学成绩/高考数学满分数*100。
(四)选拔流程
1.个人申报。符合申报条件的学生自愿报名,填写选拔报名表,于9月5日12点前将报名表、证明材料(证明材料需整合生成为一个PDF电子版材料)发送到邮箱:cies@xmu.edu.cn,邮件标题请务必注明“学生姓名+拔尖计划报名”。为便于后续工作通知,学生本人加入相应专业拔尖计划QQ群并改名为“姓名+手机号”。同版本的纸质报名表请于2025年9月5日17:00前的工作时间交至正信楼219办公室(佟老师,0592-2580028;肖老师,0592-2580566)。
2.项目宣讲:学院于报名结束前,线下宣讲。
时间:2025年9月4日(周四)10:00
地点:益海嘉里楼报告厅
3.资格审查:项目选拔专家小组对申请报名学生进行资格审查,于9月 6日前在QQ工作群内公布进入考核名单。
4.考核:高考数学成绩(40%权重),面试(60%权重)。
5.录取与公示:录取结果按照学院考核成绩由高到低依次录取。9月10日前在学院网站(网址https://informatics.xmu.edu.cn)公示选拔结果,并将确定的录取名单上报学校教务处。
(五)动态进出机制
学生可按照学校转专业工作要求正常参加全校转专业工作。学生无法达到拔尖班学业要求或不适应拔尖计划培养模式的,可在大一结束后申请退出拔尖计划学习,转入相应专业普通班级学习。
学生任一学期出现课程考核不及格(挂科)情况,即视为未达到拔尖班学业基本要求,将自动退出拔尖班,转入相应专业普通班级学习。为动态优化班级结构,拔尖班于大一学年结束时开放一次性补充选拔环节,后续不再补录。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佟老师,电话:0592-2580028;肖老师,0592-2580566
报名邮箱:cies@xmu.edu.cn
QQ群:638520617
本方案经信息学院党政联席会批准实施,信息学院对本方案保留最终解释权。
附件:信息学院拔尖计划报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