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仅设笔试,不考实验,题型以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为主,满分100分,考试时间3小时,实验操作环节在复赛才出现。
推荐阅读:2025年物理竞赛全年赛事一览
免费资料:
《2013-2024年年物理竞赛预赛/复赛试题及答案》PDF
领取链接:https://www.zizzs.com/form?xyppid=558389182326639682
《2013-2024年物理竞赛决赛试题及答案》PDF
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是否考实验?题型是否仅有笔试?
一、预赛官方章程:只考理论笔试,不设置实验环节
根据中国物理学会2025年11月最新公布的《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实施细则》,2026年预赛仍然沿用“纯笔试”模式: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200分,题型包括单选、填空、计算与综合大题,全程闭卷。实验环节被明确排除在预赛之外,所有实验操作与实验报告仅安排在复赛阶段进行。因此,低年级选手可将全部精力投入理论训练,无需在预赛阶段准备仪器操作或误差分析。
二、题型构成与难度定位:从高考延伸到竞赛入门
预赛笔试共10道题,其中选择题6道(每题6分)、填空题2道(每题10分)、计算题2道(每题30分)。命题范围以《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为基准,难度略高于高考全国Ⅰ卷,重点考查力学、电磁学与热学综合建模能力。2025年真题统计显示,平均得分率仅为48%,可见“竞赛入门”定位明确。低年级选手若想一次过关,建议用《范小辉黑白本》+近5年预赛真题循环训练,每周至少完成2套限时模拟。
三、无实验的利与弊:时间管理与后续衔接策略
预赛不考实验的最大利好是节省大量器材训练时间,高一学生可把每天1.5小时课外时间全部用于理论刷题,避免“实验拖后腿”的焦虑。但弊端在于,复赛实验将在24小时内集中考核,且2026年起全国统一命题。因此建议:预赛结束后立即启动“实验衔接计划”——寒假前往本省师范院校实验中心完成20个基础实验,提前熟悉示波器、气垫导轨等仪器,确保理论晋级后无缝切换实验备战,避免复赛爆冷。
温馨提示:自主选拔在线特建立【五大学科竞赛交流群】,有一手物理竞赛资讯、科普知识、老师在线答疑、不定时福利等!
扫描下方二维码进群
如果你还有其他疑问,或想了解最新招生政策、有升学规划需求、领取最新试题,可在企业微信联系人中 添加白杨老师(微信号:15321584637)好友,并备注“高考年份+省份+姓名”,老师会统一邀请大家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