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防空警报再次响彻云霄,仿佛将人们带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这段历史,早已成为中华民族集体记忆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它不仅镌刻在民族的血脉之中,更作为“14年抗战”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关键考点,出现在历史试卷上,时刻提醒着后人铭记先辈们的英勇与牺牲。
更多查看>>>人物素材/大联考/特招等资料集锦
推荐查看>>>2026年高考作文热点素材一览表
福利资料:
为助力各位家长、考生更好的进行素材积累,实现语文作文的不断突破,自主选拔在线团队特为大家整理《2026高考热点作文素材精编》电子资料。点击下方按钮即可免费预约领取👇
敲重点:添加妮妮老师(微信号:13311095027)备注:所属市-高考年份,邀您进不同年级群,更多升学资讯以及备考福利免费领取~
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又名沈阳事变、奉天事变、盛京事变或柳条湖事变,是指1931年9月18日于中国东北所爆发的一场军事冲突以及政治事件。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并嫁祸于中国军队,借此为借口炮击我军的东北驻军地,并攻占沈阳。当时,20万东北军因执行不抵抗政策,未进行抵抗便撤离战场。短短不到半年时间,东北三省便悉数沦陷。至次年,即1932年,日本扶持溥仪作为傀儡,建立伪满洲国,致使中国东北三省沦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
爆发原因
根本原因:
一战后,日本在华的扩张野心遭到了英美等列强的遏制,而中国北伐战争的胜利浪潮也令其在华利益岌岌可危。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政府不得不重新审视并调整对华策略,加快了对中国东北地区的吞并步伐。时间推进到20世纪30年代初,世界经济危机如狂风暴雨般席卷全球,日本经济也因此遭受了沉重打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经济的崩溃引发了政治危机,日本国内局势动荡不安。
在这种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日本法西斯势力决心冲破华盛顿体系对日本的束缚。趁英美诸国忙于应对自身危机,无暇他顾,而蒋介石又正集中力量进行“剿共”之时,日本悍然发动侵华战争,企图通过夺取东北来摆脱国内的经济和政治困境,并进一步实现其争霸世界的野心。这场蓄谋已久的战争,由此揭开了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序幕。
直接原因: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精心策划了一起阴谋。他们指使铁道“守备队”炸毁了沈阳柳条湖附近由日本修建的南满铁路路轨,进而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悍然炮轰沈阳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次日,沈阳全城被日军侵占,随后他们又陆续进攻并占领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陷入敌手。随后,日本在中国东北扶植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残酷奴役和殖民统治。这一事件不仅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沉痛一页,也揭示了侵略者的狡诈与残忍。
事件影响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也是其企图将中国变为独占殖民地而采取的关键步骤。此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升级至顶峰,导致国内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九一八事件”爆发后,日本与中国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在日本国内,主战的军部势力抬头,推动日本走向全面侵华的道路,揭开了日本对中国,进而对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进行全面武装侵略的序幕。
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各地人民纷纷要求抗日,反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东北人民奋起抵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先后组建了东北义勇军和其他各种抗日武装力量。
“九一八事变”这一天,成为中国人民14年艰苦卓绝抗日战争的起点。92年前的今天,日本关东军制造了沈阳事变,拉开了漫长侵华战争的序幕。国人因此失去了东北,三千万同胞和广袤的国土沦陷于异族铁蹄之下。“九一八”自此成为国耻纪念日。
“九一八事变”标志着日本开始局部侵华,中国进入局部抗战阶段,同时也预示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爆发。
进群邀请
想欢迎加入【2026高三学习交流群】在这里,和志同道合的同学并肩作战,一起分享学习心得、交流解题技巧,更有定期更新的学习资料,涵盖高考试题、模拟试卷以及相关的作文素材等,助你全面掌握知识,熟悉考试题型,提升解题能力。
微信扫一扫,加入群聊......
如果加群失败,可在企业微信联系人中添加妮妮老师(微信号:13311095027)好友,备注:省市-高考年份-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