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港澳院校发生重大变革:扩招、新增专业、澳门院校只招高考生等等。这些招生巨变都对内地生释放出了什么样的信号!新高三的学生家长现在该如何准备?自主选拔在线团队整理相关内容,一起来看!
2026届考生参考:2025年港澳升学政策盘点
自资院校放宽招生限额招生范围扩大
香港政府为了加强人才储备,从去年开始,香港八大公立院校本科招生中非本地生录取名额从20%的上限提高到40%。这意味着更多内地学生有机会进入香港高校学习,享受国际化教育资源和多元文化氛围。
政策亮点:
-
招生范围扩大: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宣布,已取得国家教育部同意,逐步放宽获批准招收内地学生入读学位课程的六所自资院校的内地学生限额,并批准有关院校向全国所有省、包括区和市招生。
-
名额增加:2025至26学年起,相关院校全日制经本地评审的自资本地副学位及学士学位课程的内地、澳门和台湾学生人数限额,将按循序渐进原则及院校现行限额的使用情况,分阶段提升至40%。
港校新增专业紧跟就业潮流
香港大学:新学院和王牌专业升级
-
计算与数据科学学院:新设统计决策科学、计算机与数据科学等专业,并将原有的精算学和应用AI专业并入,旨在打造数据科学领域的“顶级配置”。
-
创新学院:首次开设理学士(创新与科技)课程,旨在培养能够跨越科技领域的复合型人才。
-
牙医学士:首次向非本地学生开放申请,往年仅对香港本地学生开放,今年内地学生也有机会申请。
-
工学院:新增人工智能本硕连读、微电子工程等六个新方向,逐步淘汰传统的工程学课程。
香港中文大学:跨学科融合的新趋势
-
公共人文学士:合并文化管理与研究专业,专注于社会战略沟通。
-
人体运动科学与健康研究:结合运动康复和科研,瞄准大健康产业的发展。
-
材料科学与工程:由工学院和理学院联合开设,强化产学研的结合。
香港科技大学:AI+医疗成为亮点
-
理学士(生物医学及健康科学):结合基因技术和AI诊断,探索医疗领域的新方向。
-
工学士(人工智能):从算法到应用,覆盖智能制造、环境工程等多个领域。
香港理工大学:自由度高的组合课程
-
跨学科组合学士:一次申请可以选择14个工程专业或9个商科方向,大一结束后再确定具体专业。
-
新增7大组合课程:涵盖计算机、人文、环境等多个领域,适合有选择困难的学生。
港科大(广州):本硕连读+科研直通
-
新增机器人工程、金融科技等四个本科专业,70%的本科生可以参与科研项目,直接通往硕士和博士阶段。
澳门高校不再招收非高考生
自2025/2026学年起,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澳门城市大学、澳门理工大学及澳门旅游大学等5所高校暂停招收内地非高考学生的本科申请。这意味着内地学生只能通过高考成绩申请澳门本科,其他途径(如国际课程成绩)不再适用。
以上的港澳招生政策倾斜都说明了港澳院校对内地生持欢迎态度,学生们将更易进入自己心仪的港澳院校。
政策影响与申请建议
机遇:扩招红利下考生可重点冲击理工科;
风险:热门专业竞争加剧(如港大AI录取率或降至12%);
策略:根据自身条件和兴趣,合理选择学校和专业,避免盲目追求热门专业。建议采用“冲、稳、保”策略:
-
冲刺校:选择排名稍高的学校
-
稳妥校:与自身条件匹配的学校
-
保底校:确保录取的最低要求
低年级升学重要参考
关注政策变化:低年级学生家长应密切关注港澳升学政策的变化,及时调整升学规划。
提升学术成绩:无论是通过高考还是香港中学文凭考试申请港澳院校,学术成绩都是关键因素。因此,低年级学生应努力提升各科成绩,尤其是英语成绩。
提前准备申请材料:部分港澳院校要求提交额外的申请材料,如澳门科技大学部分专业要求提交省级美术统考成绩。低年级学生应提前了解相关要求,准备相应的材料。
参加课外活动:港澳院校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低年级学生应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温馨提示:港澳升学是近几年热门方向,不少家长都把目标放在港澳高校中,为方便大家交流联系,欢迎大家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2026港澳升学交流群",入群后,我们有专业的老师将为大家线上答疑,快快入群吧。
扫一扫即可进群
如果加群失败,可在企业微信联系人中 添加慕琴老师(微信号:15321584657)好友,备注:省市-高考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