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大、人大等多所高校招生办对2020年本科招生政策进行解读,为方便各位家长及考生及时了解相关政策,自主选拔在线团队汇总整理重点高校2020年本科招生政策及变化,供参考。
| 重点高校2020年本科招生政策汇总 | ||
| 院校名称 | 招生政策 | 政策详情 |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所有专业须选考物理 | 查看 |
| 中国人民大学 | 新增人工智能专业 | 查看 |
| 北京理工大学 | 选考物理考生不退档不调剂 | 查看 |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实行大类招生 | 查看 |
| 专业零调剂,新增人工智能研究院 | 查看 | |
| 北京师范大学 | 在京不减招 | 查看 |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综合评价与统考并行招生 | 查看 |
| “郭永怀力学实验班”和“华罗庚数学实验班”首次招生 | 查看 | |
| 北京邮电大学 | 取消专业级差 | 查看 |
| 北京交通大学 | 最大限度满足专业志愿 | 查看 |
| 中央财经大学 | 采用大类招生 | 查看 |
| 中国传媒大学 | 新增数字经济等5个专业 | 查看 |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增设复合型实验班专业方向 | 查看 |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 大部分专业不限选科 | 查看 |
| 中国农业大学 | 录取不设专业级差 | 查看 |
| 中央民族大学 | 丰台校区即将启用 | 查看 |
| 北京科技大学 | 转专业零门槛不设限 | 查看 |
| 北京工业大学 | 新增智能建造专业 | 查看 |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新增中西医临床医学等3专业 | 查看 |
| 北京协和医学院 | 临床医学注意填报清华大学 | 查看 |
| 中国地质大学 | 共设置7个专业组 | 查看 |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新增机器人工程、统计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 查看 |
| 华北电力大学 | 改革省份选考要求分4种 | 查看 |
| 中国农业大学 | 新增全国首个智能农业装备工程新农科专业 | 查看 |
| 南开大学 | 新增智能医学工程等4个专业 | 查看 |
| 天津大学 | 专业转出无门槛,转入有要求 | 查看 |
| 复旦大学 | 绝大部分专业继续按大类招生 | 查看 |
| 南京大学 | 进档不退,加分投档 | 查看 |
| 宁波诺丁汉大学 | 学校设置三大学院 提供20个本科专业 | 查看 |
| 西南财经大学 | “专业类+专业”招生模式、无专业级差 | 查看 |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继续采用专业集群进行招生 | 查看 |
| 中南大学 | 加分投档、实考录取 | 查看 |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招生规模扩大 | 查看 |
| 华中科技大学 | 国家专项、高校专项两者可兼报 | 查看 |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新增土地整治工程专业 | 查看 |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招生总体变化不大 | 查看 |
| 四川大学 | 招生计划与去年基本持平 | 查看 |
| 西安交通大学 | 投放优势专业,增加招生计划 | 查看 |
| 西北工业大学 | 新增机器人工程等三个专业 | 查看 |
| 重庆大学 | 专业录取承认加分政策 | 查看 |
| 华东师范大学 | 新增医学类本科专业 | 查看 |
| 山东大学 | 新增智能医学工程等专业 | 查看 |
| 中国海洋大学 | 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专业 | 查看 |
| 华南理工大学 | 可转专业,开放本研贯通计划 | 查看 |
| 南方科技大学 | 在京计划招生20人 | 查看 |
|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 | 综合评价采用631模式录取 | 查看 |
| 厦门大学 | 进档不退,推进本研一体化 | 查看 |
| 香港大学 | 新增剑桥大学自然科学专业 | 查看 |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 实行新的大类招生模式 | 查看 |
| 湖南大学 | 新增3个本科专业,推出6个特色培养实验班 | 查看 |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继续推进大类招生,新增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 | 查看 |
| 兰州大学 | 在校生转专业原则上不限定人数比例 | 查看 |
声明:本文来源于北京日报、新浪教育、各高校招生办等,由自主选拔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zizzsw)整理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